穿越百年,惊艳时光!浙大这门课出了近9000件可移动文物!
山河烂漫
这门课走出教室
将求知者带到山川大地上下求索
更带来岁月故事
历史浩瀚
这座标本馆穿越时光
带来百年求是记忆
巧手制标本 匠心育新人
这门传承百年的野外实践课
带出一座百年昆虫标本馆史
更映证一门百年学科发展史
今天我们就拂去历史尘埃
一同走进这堂课,走进这座标本馆
当下:在有风景的课程思政中育新人
每年夏天,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植物保护专业的大二学生和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专业(原来昆虫学)研究生一年级学生都会跨越万水千山,来到大自然采集昆虫并制作成标本。从浙江省内的天目山、清凉峰出发,他们的足迹西至湖北大别山,北至陕西秦岭,南至海南黎母山等地,在天南海北,追寻那教科书里描绘的神秘昆虫世界。
这一传统由来已久,从上世纪20年代起,几乎每一届浙大植物保护专业(最早为“病虫害系”)的学生都会有采集昆虫标本的野外实践课。经过数十年的发展,这门课程成为《病虫生物学专题教学实习》中的一部分。“现在,除去本科生的野外实践,我们的研究生教学会依托于《昆虫分类学》这门课,进行野外实习考察。实验室团队老师和研究生每年都会采集寄生蜂标本补充进昆虫标本馆里的寄生蜂标本馆”,课程负责人之一的唐璞老师介绍道。
在本科生的《病虫生物学专题教学实习》课中,每组学生在两星期的野外实践里平均会采集15个目、90个科、300个以成虫为主的个体,鉴定并将它们制作成合格的标本。研究生则通过《昆虫分类学》野外实践,每组学生至少采集20个目、120个科,鉴定并制作成标本。此外,研究生还会在野外实践中专门采集寄生蜂标本,为寄生性天敌昆虫研究不断补充资源。
学生们白天在山林间、在峡谷里用捕虫网采集标本,捕蜂追蝶,晚上则伴着蟋蟀声与漫天繁星灯诱昆虫,挑灯夜战。风华正茂的学子们在祖国大地上挥洒汗水,也凝结出属于自己的独家记忆。
不同的实习基地立足于不同的地理生态环境,不仅使同学们得以亲密接触到不同地域、形态迥异的昆虫,更丰富了浙江大学昆虫标本馆的收藏种类。在前期采集之后,他们细心鉴定,不分日夜地制作标本。这些琳琅满目的标本成果,最终会被择优选入浙江大学昆虫标本馆,为教学和科研提供不可或缺的材料保障,代代传承。另外一位课程负责人余虹老师介绍道,同学们在实习过程中曾采集到许多极其有价值的标本,例如在杭州乃至自然界都相对稀有的伪装成树叶的叶䗛,便是学生在海南野外实践中摸索发现的。
“心中所思或者发声,都抵不过身临其境碰撞出的震撼。今者吾辈远赴鄂皖,欣欣然寻虫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归也。”2014级植保系本科生莫鸿茗在2016年远赴大别山野外实践后写下这样一段话。2018级博士生韩源源曾在西藏待了20天,纯天然的高原风光,仿佛触手可碰的云朵,捕捉到大个姬峰科的经历更是让他难以忘怀。2017级本科生余婷在2019年的暑假跟随大部队来到了海南,夜晚灯诱时意外捕捉到个体超大的乌桕大蚕蛾,至今仍给她带来满满的自豪感。
亲手实践探索,使得学子能够拓展课堂之外的知识,参观浙大西迁旧校址,攀爬海南尖峰岭、千里挺进大别山,使他们在体会不同风土人情的同时,也拥有了愈加开阔的眼界。实践结束后,他们的标本还会向在校师生公开展示,向更广泛的人群普及昆虫知识。
回眸:于可移动文物中传承求是文脉
今时今地,当年轻的浙大学子在课程里,在野外实践中饱含热情探索昆虫世界时,那些被浙大农学院前辈采集,经岁月沉淀,从上世纪20年代开始收藏的标本逐渐形成了由教学标本馆和寄生蜂标本馆组成的浙江大学昆虫标本馆,其中有些已是珍贵文物。
1939年在广西宜山采集的乌桕大蚕蛾标本被誉为镇馆之宝
截至目前,标本馆收藏教学标本30万件,科学研究标本130万件。其中寄生蜂标馆是目前国内保存寄生蜂标本数量最多的标本馆,教学标本馆中农业昆虫生活史标本共3700余件,是目前国内保存农业昆虫生活史标本数量最多的标本馆。在这之中,被标记为可移动文物的有近9000件。包括模式标本和珍异标本,这些标本在全世界及全国仅浙大昆虫标本馆有收藏,其中模式标本2800余号,其它地模标本500余号,还包括一些属模。
馆内最早的标本为1921年在海南岛采集,之后又经历抗战、浙大西迁。西迁过程中在江西、贵州、广西采集的标本也保存至今,从未间断。有些教师就算家当丢了,也要竭尽全力保护标本平安回到杭州。尤其是以蔡邦华、祝汝佐、李学骝、何俊华等著名昆虫学家为代表,他们在浙大求学、任教,见证着浙大农学院的从无到有的历程,也为昆虫标本馆的建立和成长壮大做出了杰出贡献。
李学骝,1942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农学院,获农学学士学位并留校任教。主要从事果树害虫防治和小蜂的分类研究,特别是蚧虫寄生蜂的分类研究。他于西迁期间在广西宜山、贵州遵义、湄潭和重庆等地采集的很多昆虫标本仍被珍藏于馆内。
何俊华,著名昆虫学家、农业教育家,在我国害虫生物防治和寄生蜂分类研究方面做了诸多开创性工作,为我国寄生蜂的知识普及、人才培养和新物种发现作出了突出贡献。标本馆保存着他在全国各地采集的大量昆虫标本,特别是寄生蜂标本。
不止于时光痕迹,在这里更有来自跨空间的记忆。目前馆藏标本的分布区域涉及国内各省区85%的县市,许多标本有寄主记录,是农林主要害虫生物防治的天敌资源鉴定、筛选的宝库,为明确我国重大农林害虫的天敌资源状况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同时,馆藏了分布于全世界地跨6大动物区系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寄生蜂标本。
展望:从标本馆出发面向世界做强学科
“标本馆在成立之初可能只有教学功能,但达到一定规模后已经超出他创立之初的意义,成为我们学科体系建设的支撑,也是我们的科研资源标本库”,正如浙大农学院院长陈学新教授所言,颇具规模的浙江大学昆虫标本馆对学院的学科建设和科研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收藏于教学标本馆中的解放前采集的标本
模拟叶片的叶䗛标本
浙江大学植物保护系的学科历史起始于1927年,在这之前已开始昆虫标本的收藏。发展至今,植物保护学这一一级学科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双一流”建设学科,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评为A+,下设的二级学科--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为国家重点学科。在教学中,学生们能够接触大量反映不同年份、不同地域气候特性的昆虫标本。本科生教学依托于教学标本馆,研究生教学依托于寄生蜂标本馆,共计培养研究生1000余名,出站博士后100余名。
除此之外,浙江大学昆虫标本馆已成为全国昆虫学,特别是寄生蜂研究、教学和科普的基地之一。浙江大学“寄生蜂资源标本馆”是国内最大的寄生蜂标本及资源库,也是亚洲最大的寄生蜂资源库,现已成为国内外寄生蜂研究和国际学术交流的一个平台。每年全国各地及国外一些国家都会将寄生蜂标本邮寄或专门送来鉴定及咨询服务。不仅如此,有些标本还会走出浙大,被借往世界各地以供研究。近年来英国、美国、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亚等国的学者每年前来进行学术交流、访问及合作研究,向标本馆借阅模式标本和相关标本。
寄生蜂标本馆一角
以寄生蜂标本馆为科学研究的物质基础,浙大农学院先后承担了“七五”(中国经济昆虫志)、“八五”至“十二五”重大项目(中国动物志)的3本经济昆虫志、6本动物志的编写任务,承担了973项目、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国际合作等国家级项目30余项。依据标本馆标本,对其进行研究、分类和分析,共发表论文350余篇,专著20本,鉴定和定名我国寄生蜂种类达3500余种,发现并命名新的分类单元1500余个(包括新种、新属、新族),中国新记录5科70属600余种、寄主新记录800余种;研究结果主要发表在国外学术期刊上;还参与了我国邻国及其他国家(大动物地理区系)的寄生蜂区系研究,发表了分布欧洲、东南亚及南美地区的茧蜂2新属22新种。项目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和科技进步二等奖、省部自然科学和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奖项20余项。
经过近百年的长期不懈的努力,寄生蜂标本馆在全国享有极高声誉和优势,并在历史上为我国昆虫学教学及寄生蜂资源调查、生产应用、研究、教学、推广、科普及对外交流等方面发挥了积极而卓有成效的贡献,为国家收藏了大量的标本,为后人研究创造了条件。